>资讯>正文

斯时水行处 砚池浸江南——张斯砚当代水墨意蕴

时间:2023-06-12 14:26:51       来源:实况网

斯时水行处 砚池浸江南

——张斯砚当代水墨意蕴

放目于青山绿水之间,坐忘于诗画交融之境。走进张斯砚的画中,仿佛置身江南流水人家之间,烟岚弥漫,意境清幽,以墨化色,色化万千,把轻烟淡水的江南景致臻化为诗意的梦境空间。

张斯砚笔下的江南,以传统水墨技法为构成,融入时代精神,非常难得。从其特定的主题创作、笔墨语言、形式构成,以及自然之美和空灵之美等角度来感受,是一种超凡的视觉享受,笔法精湛、构图巧妙、尽显盎然,画面语言飘逸而又富有生气。

张斯砚

在张斯砚的江南山水之间,呈现出当代水墨的诸多特性——审美的新奇感、错位感、陌生感,尝试穿越时空的熔铸传统与现代结合体图像艺术,因而异峰突起。张斯砚在文化精神层面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东方传统绘画沃土中,骨子里是老庄、儒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脉取向。这从艺术取向上,奠定了她的诸多现在与未来创作探索,一定是居于主流审美脉络之上的继承与发展。

张斯砚将古典情怀注入时代光影的具体描绘中,细品她笔下的江南山水风物,可以明显分析出她在艺术手法上,在传统绘画的组构类型选择上,颇具匠心。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她的笔墨渲染,在宣纸上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达。能够感受得到,张斯砚是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她笔下的世界,是诗意的概括与表达。

水与墨的运用在张斯砚的江南风情中显得非常重要,或者说,这正是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或墨破水,或水破墨,形成水墨互渗、淋漓酣畅的笔墨意蕴,不是枯墨、焦墨、渴墨,而是水透、水化、水渗的墨,沾满了水的秀韵与水的灵动,以笔力、笔性、笔速、笔意去引领。枯笔及飞白在张斯砚的作品中只是作为一种对比用到比较巧妙的地方,反而更显珍贵。张斯砚在作品中同时使用浓墨与简笔,这也是她从黄宾虹破墨中领会到的感悟,浓墨通过简笔写意得到体现和张扬,简笔也在浓墨的映衬下呈现出画面的结构与气韵。

把单纯的感性世界转化为理性家园,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艺术创造,是张斯砚对当下人类家园、生存空间、文化时空的一种寻根般的思索。关于历史、时间、空间的人文观念,在画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释放,作品造型大胆,黑白明淡关系处理的巧妙,视角效果十分突出,令人回味无穷。

艺术是由人的情感与感觉创造的,艺术中的情感贯穿艺术的始终,艺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正是在于其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张斯砚对江南情有独钟,她的作品描绘的就是她心中的世界,这份感情是最打动人的。在张斯砚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大量吸收和学习了米芾和南派山水的作品和思想,作品用笔简练,皆以用墨为主,墨色层次分明,多用水墨横笔大点,在纸上随意泼洒,不经意间又见精心之构。

张斯砚在当代时空观念下的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清晰地呈现在她的画中,图像的分裂,时空互渗、挤压、错位、碎片、游转,直至穿越时空的艺术创造。张斯砚不自觉地游走在传统水墨与当代艺术之间,使用象征、符号等语言手法推进了当代江南的主题的反思与深化。

张斯砚当代水墨江南这条路,是带有试验和探索意味的,她试图将传统笔墨精神注入当代水墨的外现方式中,并走出一条曲径通幽的新路。在用线、用色、造型和构图上,主动向传统与现代寻求和谐的结合,张斯砚把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与当代水墨艺术的形式法则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既单纯洗练,又富有节奏韵律,将中国画的笔线气势与当代造型和谐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既鲜明严谨又气韵生动。在用墨上不拘泥于规则,画面墨韵鲜活,又明亮丰富、绚丽多彩,同时将中国传统绘画布局图式与当代构图的空间分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画面既富有对比张力,又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张斯砚将水墨精神物化于江南的山水空濛之间,笔墨语言独到。屋宇、庭院、林木、远山等物象在色彩与线条的组合下形成诗画交融的美学典范,具有极强的空间感,唤起对光影、色调、旋律、节奏的诗意化联想,从而有观画如读诗般的陶醉,在青绿山水的人文基调下,展示出时代精神的审美理念。

时光转过了一个又一个长长弯弯的巷子,再跨过那潺潺流水上斑驳的古桥,狭长的青石板路面在脚步下发出的声响侵入心脾,润进心底。古色古香的木门店面向前向后延伸而去,临街的菱花窗停靠在张斯砚的笔端,在静静的时光中叙述过往的繁华。

这是一个水墨氤氲的江南世界,江南的青山、绿水、楼台、烟岚在她的墨韵里流动,在她的色彩里生趣,在张斯砚的笔下,江南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与生活的关系。她在创作中跳出了概念的束缚,面对的是现实的题材,描绘的是现实的生活,但在她的艺术手法中,又不是单纯地作为现实主义而去描绘,这得益于张斯砚自身较高的理论修养,以文化为依托,以情感为笔墨,再以心化境之下创作。张斯砚以精湛的笔墨技艺,在画面深处反映生活内在的东西,把现实作为一种生命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探索。

(编辑 / 今日文化)

 

相关内容